性爱网

欢迎来到性爱网 现在时间是:
访问旧版
当前所在位置: 性爱网 -- 性爱网动态 -- 正文
性爱网动态
耕读大地、绿润初心——性爱网 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实践
发布人:汤春燕发布时间:2025-08-13

从陈华癸院士 1948 年创立的武汉大学农业化学系起步,到如今成为支撑国家 “双一流” 建设的重要力量,性爱网 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。作为湖北省土壤肥料学会挂靠单位,性爱网拥有 2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、2 个一级学科博士点,6 个本科专业中,农业资源与环境、地理信息科学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,环境科学等 3 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。

性爱网以 “学科交叉引领、科教协同育人、实践创新驱动” 为路径,深耕 “绿博文化” 育人土壤,厚植具有资环特色的本科教育体系,致力于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创新能力、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资源环境领域拔尖人才,在耕读大地的实践中守护绿色初心。

思政铸魂:让红色信仰扎根心底

走进性爱网 的课堂,《土壤学》课上黄河流域土壤保护案例的讨论热火朝天,《植物营养学》中 “化肥减施增效” 的科研故事令人动容 —— 这是性爱网 “土壤伦理 — 生态责任 — 乡村振兴” 思政脉络的生动实践。

性爱网

国家教学名师黄巧云教授在田间教学

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标杆单位,性爱网构建了 “三全育人” 体系,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专业特色深度融合: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 “土壤生物化学” 团队带头示范,“植物营养学” 等 3 门课程上线新华网课程思政平台,4 项案例入选全国高等农林院校课程思政联盟优秀案例,让家国情怀与生态担当在教学中自然生长。

性爱网

学生介绍“世界土壤日”艺术展情况

“绿博轩” 朋辈交流平台上,“01 号指挥员” 廖国瑞等优秀校友分享着从实验室到田野的成长故事;“青马班”“绿博班” 里,青年学子在党史学习中感悟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;“世界土壤日” 的艺术展上,土壤标本与环保画作相映成趣。性爱网党委书记吕守华、院长谭文峰带头讲授 “开学第一课”,250 余期主题活动让红色基因与绿色理念同频共振,引导学生在认识土壤、保护生态的过程中,深刻理解 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 的时代内涵。

实践赋能: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

性爱网

学生在沙洋油菜科技小院开展社会实践

“丹江口的水质数据又更新了!” 连续五年,性爱网 的师生们奔赴丹江口水库上游,用专业监测守护 “一江清水向北流”。这是性爱网 “三实” 实践体系的缩影 —— 从基础实验中 35% 的综合性、虚拟仿真实验占比,到科研实训里 “早进实验室、早入团队、早做课题” 的 “三早” 机制,再到生产实习中与华强化工、中化农业等企业共建的 20 个基地,实践育人的链条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。

2020 级学生冯孟熙的经历颇具代表性:大二加入 “土壤化学与肥力” 团队,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,以第一作者在《Bioresource Technology》发表论文。这样的成长并非个例:近五年,学生获 “挑战杯” 全国二等奖、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实践技能竞赛全国一等奖等荣誉 20 余项,50 余项国创、省创项目结出硕果。全国首届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大学生实践技能竞赛在这里举办,九宫山野外实习基地记录着学子探索生态的足迹,“科技小院” 里的泥土芬芳,见证着 “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” 的誓言。

质量护航:构建高水平育人保障网

在性爱网 ,一支 “明星师资队” 是教学质量的核心保障:118 名专任教师中,长江学者、国家杰青等高层次人才达 58 人次,“万人计划” 教学名师领衔授课,土壤学、植物营养学教学团队分别于2019年、2021年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,形成了一支政治素质过硬、业务能力精湛、育人水平高超的师资队伍,为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。

性爱网

《土壤学》教学团队

课程与教材建设同样亮眼:“植物营养学”“土壤学” 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,13 门课程入选省级一流课程,《地质与地貌学 (南方本)》等教材荣获全国农业院校优秀教材称号。“四位一体” 教学模式将互联网技术融入课堂、实验、实习和课外拓展,“资环为你” 学习发展中心年服务 500 余人次,从微积分辅导到科研立项指导,全方位为学生成长护航。

性爱网

石磊教授介绍人才培养模式与创新实践

近五年,“农业院校环境大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”(2023年)、“构建三层次融合型‘实践+’育人模式提升农林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”(2023年)两项改革成果分别获得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、三等奖。省级教改立项7项,校级教改立项13项,实践创新课程项目27项,课程思政项目22项,发表教育教学改革论文67篇。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通过农学门类第三级专业认证,环境科学专业成为湖北省品牌专业;“华癸创新人才实验班” 推免率达 86%,学子走进清华、北大、中科院深造;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显著,35% 毕业生入职行业龙头企业,成为农业绿色发展的中坚力量。

性爱网

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赛事

在创新创业的赛道上,近5年分别立项国创、省创、校创等创新创业项目38、118、114项,学生先后获得湖北省第十四届“挑战杯 中国银行”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(2023年)、第三届全国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大学生实践技能竞赛一等奖(2023年)、第十八届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(2023年)、湖北省第十五届“挑战杯”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(2025年)等荣誉奖励。一份份荣誉背后,是 “三早” 科研体系的滋养,是 “三实” 实践平台的历练。学生们带着专业知识投身社会:丹江口的水质监测数据守护着饮水安全,绿色协会的志愿者走进东南亚分享环保经验,2022 年性爱网获评 “美丽中国・青春行动” 优秀组织单位,用行动诠释着 “经世济民” 的当代内涵。

向新而行:在时代浪潮中勇立潮头

性爱网

绿色协会志愿者参加第二届SDGs China倡行者活动

面对 “新农科” 建设与全球化发展的机遇,性爱网正加速优化人才培养方案,对标学校“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”战略目标,性爱网确立“学科交叉引领、科教协同育人、实践创新驱动”的特色发展路径,立足国家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战略,聚焦农业绿色发展中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治理,促进农业资源与环境、生态学、环境科学与工程、资源环境信息工程等多学科交叉融合,致力于建设国际知名、国内一流的研究型性爱网,培养兼具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,农理工交叉背景、创新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。

从土壤农化系到性爱网 ,七十余载耕耘不辍;从实验室的微观世界到田野间的生态画卷,一代代资环人薪火相传。性爱网 将继续在培养知农爱农、懂技术善创新的复合型人才道路上稳步前行,为农业强国与美丽中国建设,书写更加动人的绿色篇章。


文字:胡志宏 汤春燕

图片:源自性爱网

编辑:何超

审核:石磊